发布时间:
依法保障劳动者权益,事关高质量充分就业、事关公平正义、事关社会和谐。近年来,陆河法院聚焦根治农民工欠薪工作,以“线上查控+线下走访”的形式,交出一份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陆河方案。 近日,陈某某受彭某某雇用,在陆河县河田镇砂坑村从事房屋建设工作。双方约定由陈某某提供劳务,彭某某按每平方米180元的标准支付工资。工程完工后,彭某某未按约定支付全部劳动报酬,陈某某多次追讨无果,遂向陆河法院提起诉讼。案件审理过程中,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约定彭某某分期支付劳动报酬。然而,调解协议生效后,彭某某并未完全履行支付义务,陈某某无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立即对被执行人彭某某名下财产进行网络查控,并走访摸排、实地调查其财产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彭某某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且长期不在户籍地生活。 执行干警电话联系彭某某进行劝导,但其以“人在外地,无能力履行”为由推诿责任。面对这一困境,陆河法院判断本案属于涉民生欠薪案件,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决定采取更积极的执行策略。 本着以最大速度、最大可能执行到位的理念,在完成初步查控后,陆河法院组织开展由院领导带队的“执行夜访”行动。当晚,法院警车亮灯驶入彭某某户籍所在地乡村,执行干警深夜到访其常住地住房,发现无人居住后并不气馁,而是在周边走街串户,向村民了解被执行人行踪信息。事情很快迎来转机,见到法院警车和干警,彭某某的哥哥主动露面,与带队院领导进行沟通。院领导向其详细说明案件情况,强调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严重性和法律后果。 经过一番释法说理,彭某某哥哥表示:“一定督促弟弟尽快履行,还上工人工资。”同时承诺积极联系彭某某,说服其主动履行义务。本着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陆河法院对彭某某审慎适用信用惩戒措施,在保持执行力度的同时,给予其主动履行的机会。 在法院持续压力和家属劝导下,三日后,彭某某本人主动来到法院执行局,主动全部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至此,陈某某剩余被拖欠的工资全部执行到位,案件顺利执结。 工薪报酬的取得是劳动者最关心的基本权利,事关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本案中,陆河法院坚持“如我在执”理念,将欠薪案件纳入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通过执行夜访开展线下走访调查,线上查控与线下走访同发力,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兑现,既体现了法院司法为民的温度,又体现了法院根治欠薪的力度。 来源:南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