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法院动态

“调解+担保”协同发力!汕尾陆丰市人民法院巧解工程纠纷,实现民生与营商双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9-26 17:43:15

近期,一场牵涉上百位业主权益、关乎两家企业生存发展的建设工程纠纷,在陆丰市人民法院的倾力调解下圆满落幕。原被告双方郑重签署《调解协议》,这场曾剑拔弩张的矛盾最终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不同于传统审判程序,法官以“案外人担保”机制为支点,既破解了工程款与玻璃质量争议的死结,又守住了民生安全底线,更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劲法治动能。

 僵局:工程款与安居梦的双重困境

时间回溯至2024年初,深圳某工程公司承接了陆丰某实业公司旗下住宅小区的中空玻璃安装工程,2022年工程竣工验收后,开发商仅支付部分款项,便以“资金周转困难”和“玻璃多次发生自爆”为由拒绝支付剩余款项。更令人揪心的是,该小区共计两万余块玻璃中,已有上百块出现自动爆破情况,业主们联名向当地住建部门投诉,社会维稳压力骤然上升。

法庭上的对抗剑拔弩张。原告工程公司担忧“先维修玻璃再收取款项,最终钱货两空”,坚持要求对方一次性足额支付工程款;被告实业公司则受困于“资金紧张”,希望能对工程款进行折价并分期支付,同时又害怕“先付款后对方拒不维修”,导致业主上访等风险难以控制。调解初期,原告甚至向法院申请了财产保全,陆丰法院依法冻结了被告方的银行账户、查封了其名下不动产,双方之间的信任几乎完全破裂。

“这起矛盾的核心在于双方‘履约信任的缺失’。”承办法官吴法官在多次沟通后精准定位矛盾焦点。据了解,该楼盘牵扯众多家庭的安居需求,也关系到两家企业的生存发展,任何一方利益失衡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破局:第三方担保架起法治信任桥

面对“企业要生存、群众要安全”的双重诉求,承办法官吴法官没有简单进行判决,而是创新性地提出引入第三方担保的调解方案。经过多方协调,由被告的上级企业——深圳某集团公司作为案外人提供连带责任担保,该集团具备更强的资金实力和信用背书。

为确保程序合规,法官对担保流程进行了严格审核:要求担保方出具正式的股东会决议,明确其担保意愿的合法性;向原告、被告及担保方三方逐一释明案外人担保的法律效力,特别强调“一旦被告方出现违约,担保方需承担连带付款责任”的法律后果。这种“法院见证+信用兜底”的模式,既彻底打消了施工企业对回款的顾虑,也为开发商履行维修承诺上了“双保险”。

最终三方达成调解协议,并于签订协议当日提交了解除保全申请,双方矛盾得以化解,实现共赢。

共赢:法院温度守护民生与发展

这起案件的化解,生动诠释了法治护航营商环境与民生保障的深层内涵。在民生保障层面,通过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调解协议,让企业双方履行各自义务,使玻璃更换工作有序推进,快速消除了安全隐患,有效化解了业主的集体焦虑,筑牢了社会稳定的法治防线。业主们纷纷表示:“法院不仅把事情判得明明白白,还管得实实在在。”

对企业发展而言,调解方案避免了被告实业公司因资金链断裂面临名下楼盘、商铺被拍卖的风险,通过“工程款折价+分期支付”的方式有效缓解了其短期经营压力;同时借助案外人担保机制,保障了原告工程公司的合法债权,避免陷入“赢了官司拿不到钱”的困境。双方企业负责人都对此表示认可:“既没让企业垮掉,也没让我们白白付出劳动,这样的结果大家都能接受。”

“解决纠纷并非简单的‘非黑即白’,而是要在法律框架之内,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最优解。”承办法官吴法官表示,这起案件的启示在于,通过“调解+担保”的法治手段搭建信任桥梁,让法院既能成为民生安全的“坚实屏障”,也能当好企业发展的“有力护航者”。接下来,陆丰法院将继续以创新思维化解各类复杂纠纷,以精准的审判服务为优化营商环境和保障民生福祉贡献力量。


来源:粤tv汕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