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法院动态

海丰法院:常态化拘留显法威,交叉执行破难题

发布时间: 2025-09-16 17:16:09

为全力破解执行难题,保障当事人的胜诉权益,海丰法院通过“常态化拘留”结合“交叉执行”措施,形成两把“利刃”,有效打破了传统执行模式中存在的诸多困境,以铁腕执行让公平正义“看得见”。

常态化拘留措施:对拒执行为的有力震慑

自2023年11月起,为加大执行力度,针对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拖、躲、逃、赖”行为的被执行人,海丰法院执行局与法警部门形成常态化拘留模式,由执行局移送拘留手续给法警队,再由法警协助执行法官联系查找、拘传以及拘留被执行人,让这些被执行人认识到拒执行为的严重后果,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履行义务。自活动开展以来,干警们共奔赴上千个执行现场,拘传393人,拘留86人次,罚款92件,罚款金额8.31万元,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案件226件,全案履行完毕案件82件,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金额3688.36万余元。

在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中,因被执行人拖欠申请执行人包括薪资、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在内的执行款项共计20.8万余元,海丰法院执行局依法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责令被执行人履行判决内容及报告财产,在被执行人没有报告财产及履行后,执行干警依法对其限制高消费及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再联合司法警察大队直击被执行人藏身之处,将其拘传到法院,阐明利害。最终,迫于司法拘留压力,被执行人法人杨某主动承认错误,并付还申请人执行款项20.8万余元,案件得以圆满执结。

在另一起劳动报酬纠纷案件中,依据劳动争议仲裁委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被执行人李某应付还陈某某等9名申请执行人欠薪共计5.45万余元。因被执行人未履行还款义务,陈某某等9名申请执行人向海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院工作人员多次联系被执行人释法明理,李某某还款2.45万余元后一直推脱资金未到位拒不还款。海丰法院立即对被执行人名下不动产启动司法拍卖程序,同时将其拘传至法院。被执行人李某某迫于法院威慑力,一次性付还9名申请执行人其余3万元欠薪,至此案件顺利执结。

此外,在一起欠薪案件中,执行干警通过多方查找,找到被执行人刘某夫妇多次变换后的电话号码,经拘传和调解,被执行人主动付还7名员工共8万余元欠薪。

“关心弱势群体,秉公为民办事”“执行攻坚有力度,法警尽责敢担当”……这是海丰法院开展常态化拘留措施后当事人送来的锦旗标语,充分体现了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肯定。

交叉执行:打破执行困境的创新之举

交叉执行,是指执行法院通过将本院部分难以执行的案件移交其他法院执行或联合其他法院协调、集中执行的一种执行方法。通过将案件交由其他法院执行,可以避免原执行法院受到地方保护主义、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干扰,使得执行工作能够更加公正、高效地开展。

海丰法院“交叉执行”工作开展以来,目前已执结20件,执行到位金额1518.33万元,“交叉执行”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在一起劳务合同纠纷交叉执行案件中,依据生效法律文书,被执行人黄某某应付还申请执行人邱某某劳务承包款人民币2万元及利息。因被执行人迟迟未履行还款义务,该案件交叉到海丰法院执行。通过网络查控查明该被执行人名下网络资金虽少,但其名下有位于其他县区的不动产。因多次电话通知均无法联系到位,海丰法院启动常态化拘留拘传机制,前往上述所查明的不动产查访被执行人,因被执行人未在家中,执行法官与法警向被执行人黄某某家属说明情况,告知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严重后果,让其通知被执行人黄某某主动缴款。被执行人黄某某迫于法院威慑力,主动联系法院与申请执行人表明还款意愿,并说明还款仍存在困难。承办法官多次与双方沟通,最终申请执行人同意减免利息,被执行人一次性付还申请执行人全部工程款本金,向法院缴纳案件受理费和执行费,该案顺利执行完毕。

在实际工作中,海丰法院充分发挥交叉执行和常态化拘留措施的协同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执行案件,制定个性化的执行方案。对于一些案情复杂、涉及面广的案件,优先采用交叉执行机制,借助其他法院的力量打破执行僵局;在执行过程中,对于有拒执行为的被执行人,果断采取常态化拘留措施,依法予以严惩。这种协同作战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执行工作的效率和成功率,为加快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打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来源:南方+



上一篇:

下一篇: